信息与计算科学

国家一流专业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4-11-13浏览次数:33


一、专业简介

2004年成功申报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2010年本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16-2022年连续7年成功获批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类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专业方向为大数据应用开发。本专业获批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建设秉持“项目引领、平台支撑、赛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以数学应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需求为导向,培养大数据应用开发、系统运维等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拥有江苏省统计信息技术与经济数据分析综合学科训练中心、江苏省统计科研基地、徐州市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实验室、徐州市疫情防控及智能预警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通过专业发展和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评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20232024连续2年在校友会中国大学应用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排名第一(A++ 6★)。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 能够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够适应数学与科技发展需求进行知识更新,能够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IT企业中从事大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或者在数学、计算机、统计学、控制、信息安全、管理等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可以成长为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大数据应用技术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师资队伍

专业负责人:苏有慧教授,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全讯3344555院长;主要从事随机生物动力系统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入选20132016年度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16年度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10年度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获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Nonlinear Anal.》、《Z. Angew. Math. Phys.》、《J. Math. Anal. Appl.》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 SCI收录论文42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六大人才高峰D类项目1项,第五期333科研项目1项,在研主持省产学研项目1项,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其中,与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育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合作单位申报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素与实践”项目被认定为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本专业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10, 省教学名师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名、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3名。持续推进“国家一流专业”的内涵建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该专业教师在省高校数学基础课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8次。

三、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

专业强化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课堂模式改革,开展“互联网+”教学实践。现有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精品在线课程和省一流课程各1门。2022年《大数据流式计算》获省级产教融合一流课程立项建设。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探索适应学科发展的教学改革。2023年获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和江苏省高校“高质量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各1项。

四、育人成效显著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践行教学创新之路,提高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质量。学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江苏省一等奖1项,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团队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

五、学生发展

高校的核心是育人,而校友的表现则是高校人才培养成绩的直接体现。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为98%以上,毕业生大部分在IT机构、金融经济、政府部门等行业就业,部分选择在数学、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管理等方向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创新潜能得到相关单位的高度认可。